Sunday, March 22, 2015

遇见游老师

游乾桂老师访马
这么巧住在学生家
这一天给学生上课
遇到游老师在院子里做园艺
发觉老师赋予园艺的天赋
老师从金马仑高原找来一棵生长在朽木的野兰花
老师再用几棵绿植装饰那块朽木
朽木也变得独具特色
我禁不住对老师说
“老师真有园艺的天赋。”
老师回答道,
“这真的需要天赋,
而教育者做的工作就是发掘孩子的天赋。”
接着与老师谈起来
老师说
引导孩子是教育者的工作
我们怎么可以成为惩罚者
要学习新的知识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孩子需要我们的鼓励与陪伴
不是惩罚
除此
我也好欣赏老师说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达到优等的成绩
就算他做的再多的练习也只是抹杀孩子的兴趣
就算他运用某某老师编制的方程式
成绩上突飞猛进
可是
回到日常生活的运用
孩子也可能不理解那知识的真正道理
因此我们实在不必太强求孩子要多做练习

身为补习老师
我就遇到一些家长对我说
多给孩子功课
仿佛做功课就是学习
而我宁可希望孩子有多一点自由的时间
玩自己想玩的
动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有时孩子从自我探索中
可以发现更多的大道理
这是我们这些大人无法理解的

Monday, January 19, 2015

我孩子的发展有点慢

现今的社会
大部分的孩子约在四岁甚至更早都已入学
因此父母可能从老师的评语中
发现自己家的孩子成长步伐可能比同龄孩子慢
这包括
学习能力
社交能力
表达能力
自理能力
运动能力
家长可能会开始留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这些问题
可能家长也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而寻求专业的意见
一些家长就开始找一些偏方或一些商业的学习中心
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
或许长大后会改善

我不排除一些孩子长大后会有改善的机会
也不排除或许老师小题大做
我想每个家长听了老师的评语后所做出的举动都有他的理由
而且说实在这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方法
身为母亲后
我必须要认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一致
而且有些孩子的成长真的比其他的孩子慢许多
这当然不是父母想看见的
因此伟大的父母都会尽自己能力
听见任何有辅助孩子成长的可能性都愿意尝试
这些尝试有可能是迷信
有可能是上网查寻的一些有雷同经历家长的经历
也可能是听闻坊间流传的某些儿童课程
就盲目参与
也有少数会直接找相关的专家提供意见

其实
我们必须搞清楚
孩子从小到入学的环境直接影响他的发展
特别是现今的社会
有许多儿童班特为各个年龄而设
甚至一些课程标榜专为零岁婴儿而设
一些家境较理想的家庭
或许老早已经让孩子接触这些课程
也有一些双薪家庭把孩子留给保姆看顾
直到学龄才送孩子入学
学校是孩子初次学习接触及与外人相处
相比之下
曾经参与课程的孩子当然比初次入学的孩子来得老练许多
老人家看顾的孩子所认识的词汇也可能相对的较少
大部分老人家喜欢用"小孩话"
因此孩子的词汇有限
当他们上学时在沟通与表达自己就显得落后
所谓熟能生巧
一些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已经给孩子学习许多基础
比如英文字母 数字 简单的汉字
孩子入学后就显得聪明伶俐
反之
没接触过的孩子显得愚钝些
因此
父母不能单靠老师评语而做出定论
父母也考量孩子生长环境是否影响他的发展
排除环境因素后
那可能是孩子个人发展的因素
那我们才慢慢从各方面下手
这样孩子才不会沦落为白老鼠

Tuesday, January 6, 2015

我的梦想王国

来做手工泥

今天的活动是自制手工泥
原来搓面团对小朋友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绝对是一件开心的事
撇开面粉弄得好肮脏外
小朋友的确也觉得能搓出面团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而且
小朋友说
好像在上烹饪课

手工泥完成后
可以自己做一个梦想国
再来写手工泥的制作过程
接着就是"我的梦想国"
这样的假期活动的确有趣

Tuesday, December 2, 2014

吃疼痛的狗

月亮,你好吗

这故事来自法国的安德烈•德昂
故事开始时
就画着一位男生划着船
向挂在空中的月亮问好
之后和挂在空中的月亮玩游戏
转了几圈
月亮的绳子断了
月亮掉入水中
男生把月亮救起
再带回家
继续和月亮游戏
天亮了
月亮睡了
看见男生又划着船
到太阳那问好
接着
屋里出现了太阳
最后
月亮,太阳和那男生一同用餐

故事很简单
也很有创意
月亮和太阳就依赖一根绳子挂在空中
还可以把它们搬回家
全文的文字浅白
特别适合小小孩
大一些的孩子看了
可能会说
太假了
可是
故事不都是假的吗?
不如就让它假得可爱些。